1 .母猪蹄裂的表现
母猪蹄裂多发生在秋冬和早春季节,早期症状为蹄甲出现轻度的开裂,然后创口逐渐扩大、出血,受病原菌感染后引起炎症反应,严重时会出现跛行,从而增加了母猪的淘汰率。蹄裂的母猪常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打滑、弓背、震颤、跛行等痛苦症状,为了减少负重站立造成的痛苦,病猪常躺卧。蹄裂的母猪因四肢疼痛不喜站立,会导致采食与饮水频率降低,进而引起生长速度缓慢、饲料转化率降低等。同时还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,使母猪出现发情不正常、屡配不孕、产仔数少、健仔率低、泌乳能力下降以及仔猪初生重小、断奶重小的现象。蹄裂常与其他蹄病混淆,要注意对症状进行区分,蹄裂以蹄裂、局部疼痛、愿意躺卧、活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,而其他蹄病常以蹄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,同时还伴有体温升高的全身症状。
2 .引起母猪蹄裂的几种非疾病因素
秋冬和早春季节的天气干燥、气温不稳,地面的温度低,母猪为了适当环境的变化,体表毛细血管收缩,末梢血液循环以及血流量不足,微循环障碍,再加上机体内多种营养素不足时,会导致代谢出现异常,导致正常的脂类物质分泌量减少,而不能维持蹄部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,使蹄角质变得薄嫩,极易磨损,最终导致蹄壳龟裂、蹄横裂和脚垫裂缝。同时由于地面粗糙,在母猪的运动和摩擦下,加重了蹄裂的发生,随后会不同程度的感染病原菌,而出现跛行。在实际生产中,引起母猪蹄裂的主要有品种、营养、气候等因素。
品种。在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中易发生此病,其中生长速度快、瘦肉率高、背膘薄的品种更易患此病。我国地方品种以及和外来品种的杂交后代的猪极少发病,另外生长缓慢、背膘较厚的品种的发病率也较低。由于不同品种的发病率不同,所以此病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营养。母猪日粮中营养物质的不足或不均衡是蹄裂发生的主要原因,主要表现在生物素的长期缺乏,而导致生物素不足的原因则是
由于长期饲喂单一的玉米-豆粕型日粮,而缺乏富含生物素的饲料。当猪机体内缺乏生物素时,不能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,会导致母猪患此病。饲料中的钙、磷不足或者比例不当,极易造成蹄裂;缺锰时会使蹄发生变形,出现横裂的现象;锌的缺乏会出现侧裂;
而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,使猪易患软骨病、肢蹄不正等,会使母猪的肢蹄受力不均,导致裂蹄,尤其是集约化密闭猪场,猪群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,更易患蹄裂。
引起母猪患此病的其他原因主要有气候和圈舍的地面条件。秋冬和早春季节的气候干燥,是此病的高发季。一般在发生蹄裂的猪群中,后肢蹄比前肢蹄的发病率高,这和圈舍地面的光滑度有着直接的关系。圈舍的地面过于光滑或者地面过于粗糙都会使母猪易患蹄裂。
3.母猪蹄裂的营养调控措施
要饲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,以确保能量、矿物质、维生素,尤其是生物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给量。在蹄裂病的高发季节,可以在母猪料内添加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,可以减少蹄裂病的发生。饲喂母猪的日粮中要保证钙、磷的供应量,并要注意其比例要适当,因为钙、磷不足或比例不当,会使引起母猪四肢疾病,发生蹄壳角质软化和蹄变形;要满足母猪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,可以促进钙、磷的吸收,以保证骨骼的健康发育,要保证母猪有足够的户外运动时间,以保证充足的光照。在日粮中添加生物素,可以提高蹄壳的硬度和强度,改善皮和被毛的状况,减少蹄壳碎裂和蹄垫损害。日粮中要注意其他类微量元素的添加量,如要保证锌、锰的添加量,可以减少母猪蹄部发生侧裂或横裂。
大陆农牧推出的无麸皮母猪母猪料通过打通母猪蹄甲部位的微循环,特别补充不饱和脂肪酸、生物素、有机微矿、维生素D3等蹄甲发育的必须营养物质,确保母猪蹄甲的正常,从而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做好基础保障。
【友情提示】
中国母猪大讲堂微信授课群 ,专注母猪营养,专于母猪问题解决,每月数次精彩网课,每天知识干货不断,欢迎添加微信18137887661,入群可学习听课,非养猪人请勿入群。
上一条: 给猪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
下一条: 猪只如何排出肾脏毒素